請本課程修課同學,將期末作業檔案傳至下列信箱,以利期末成績評分,謝謝。
請所有同學再傳一次資料,以確保老師確實收到。
hpynotes10000@gmail.com (黃品堯老師)
按月彙整:六月 2014
美學課程課堂繪畫作業補交
截止日期:6月20日(五)下午3點半
負責助教:張嘉展
繳交地點:外語大樓 應用日語學系系辦內 J324-07 山口大學駐台交流辦事處
繳交時間:
6月17日(二) ~20:00
6月18日(三) 10:10~12:20、13:00~14:30
6月19日(四) 12:10~12:30、13:00~18:00
6月20日(五) 12:10~12:30、15:10~15:30
課堂作業繳交通知
請同學在下週6月17日(二)上課時,帶之前所有的繪畫作業來繳交,應繳作業如下:
5月06日 (第十二週)課堂作業-大葉校園風景 寫生
3月04日(第三週)課堂作業 – 『明 陳繼儒〈雪山幽趣圖〉』臨摹
2月25日(第二週)課堂作業 – 『暴風雨後的象鼻山懸崖』 臨摹
「期末分組報告」暨「個人書面報告」進行說明書
「期末分組報告」暨「個人書面報告」進行說明書
一、一 期末分組報告說明:
上台報告: 選一件課堂上沒講過的藝術作品(限視覺藝術,繪畫、雕塑、建築等),應用美學理論(課堂外的亦可),對作品進行分析與評論。用powerpoint做約十分鐘口頭報告,小組自行決定一或數人進行報告,最後回答全班提問。於第十七與十八堂課進行。
報告檔案: 口頭報告日交報告檔案。
一、二 小組組成:
成員尋找: 自己在班上找合作對象(團隊合作的基本要求);落單者由老師指派組別。
小組人數: 5個人上下一組(可與期中報告相同)。
一、三 提交名單與進程:
自即日起提交成員名單,選擇的藝術家暨作品之名稱(各組最好選不同的),以及選擇的美學理論家與/或學說;先提報者可先選作品與日期。
一、四 分組報告內容:
基本內容說明表格:
項目 |
細節 |
說明 |
小組資料 |
班別,成員姓名、系別、學號 | |
作品基本 資料 |
藝術家姓名、生平簡歷 | 此部分簡單扼要即可 |
作品名稱、材質、尺寸 | ||
附圖片數張 | 主要外觀;有助說明重點者 | |
動機:基於什麼理由選這件作品? | ||
(選項)補充資料:屬藝術史上那個時期、流派? 時代或社會背景為何? | 如有必要再行補充;簡單扼要即可 | |
觀察與分析 |
對作品的第一印象、感受? | 覺得什麼東西最吸引目光? |
描述作品的基本外觀,說明其特點 | ||
美學理論 基本資料 |
美學家或派別名稱,與理論要點 | 簡單扼要 |
動機:選這個美學理論的理由? | ||
應用分析 |
應用選取的美學理論於作品分析上 | 如果分析結果迥異於最初印象/感受,可試著進一步解釋問題出在哪裡 |
說明結果,並與最初印象/感受做比較 |
二、個人書面報告:
寫作規範: A4紙1頁,新細明體,內文字型大小12,文字外另附圖片一至數張。
基本內容: (一) 簡短交代自己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,(二) 針對團隊共同做的作品分析,提出自己不一樣的看法,或說明自己獨特的感受。
繳交方式與日期:盡可能同一小組的所有成員,同時間交,截止日期學期末。